學習吉他的過程中,樂理一直是一個不小的障礙,但我想這也和整體民謠吉他的學習風氣有關,通常大家開始學就是先學和弦怎麼按,學好四五個和弦後很快就可以自彈自唱了,也因為這樣,音階、音程、和弦組成等常常被丟在一邊,或是快速帶過。
先來談談音程,我以前對音程的認識就是新琴點播裡的表格,幾度音是幾個半音幾個全音,當時還想說只要把表格背起來,就搞懂音程了,真的是非常天真,只能說這樣的學習方式真的是完全錯誤。
所以學了好幾年我一直都沒有搞懂音程,直到這幾年開始有好和弦頻道,我才開始重啟樂理學習,不過真的幫了我大忙的反而是「好音樂的科學」這本書,裡面一樣有幾度音對應幾個半音的表格,不同的是他後面還對應到歌曲的例子,例如說完全五度就是兒歌「一閃一閃亮晶晶」中的第一個”一閃”和第二個”一閃”之間的距離,簡單明瞭,這是大家都會唱的兒歌,其中的相對音高差距早就深植我們腦中,只是沒有人跟你說這是完全五度!
所以音程的學習重點之一,就是在腦中要對音程有個概念,而最簡單的方式就用已知的歌曲去做連結,這樣在看到”幾度音“時腦袋才不會一片空白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找幾度音對應到哪些已知的歌曲喔!